发布时间: 2024-12-20     文章来源:空气臭氧消毒机

1955年授衔时有多少位独眼将军他们分别是什么军衔

  1955年,新中国第一次授予军衔,这是我军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一件大事。这些被授予军衔的将帅们,都是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走下来的英雄。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,他们不畏牺牲、英勇奋战,许多人都留下了永久性的伤痕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,是那些在战斗中失去一只眼睛的将军们。他们中有的是在长征路上被炮弹击中,有的是在抗日战场上遭遇毒气弹袭击,还有的是在解放战争中为掩护部队撤退而负伤。这些独眼将军们虽然失去了一只眼睛,但他们的革命意志却从未动摇,反而更加坚定地投入到革命事业中。那么,在1955年授衔时,这些独眼将军究竟有多少位?他们都是什么军衔?他们又是在什么样的战斗中失去了眼睛?

  在1955年授衔时,我军共有十位独眼将军,从军衔来看,涵盖了元帅到少将各个级别。其中元帅一位,是威名赫赫的元帅;上将一位,是红四方面军的周纯全将军;中将三位,分别是赵熔、徐斌洲和李作鹏将军;少将五位,分别是石志本、贺庆积、李文清、周九银和漆远渥将军。

  从伤情来看,这些独眼将军中,失去右眼的有五位,分别是元帅、周纯全上将、李作鹏中将、李文清少将和周九银少将。失去左眼的也有五位,分别是赵熔中将、徐斌洲中将、石志本少将、贺庆积少将和漆远渥少将。

  从受伤的时期来看,这些将军们失去眼睛的时间跨度很大。最早的是元帅,他在1916年护国战争期间失去右眼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石志本将军在1933年的川北战役中失去左眼。长征途中,赵熔将军和周纯全将军都在战斗中失去了眼睛。抗日战争期间,李作鹏将军在1939年的战斗中因日军毒气弹而导致右眼失明。解放战争时期,贺庆积将军在1946年攻打长春时失去左眼。

  从受伤的具体原因来看,这些将军们失去眼睛的情况各不相同。有的是被子弹直接击中,如石志本将军;有的是被炮弹碎片所伤,如周纯全将军;有的是遭遇毒气弹袭击,如李作鹏将军;还有的是在近距离爆炸中被震伤,如赵熔将军。

  这些独眼将军在受伤后的治疗条件也各不相同。由于战争年代医疗条件有限,很多将军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。有的不得不进行眼球摘除手术,比如元帅就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完成手术的。有的将军则是在战后才有条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,如李作鹏将军在受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半失明状态,直到后来才完全失明。

  在1955年授衔时,这些独眼将军大多都配备了假眼。当时的假眼技术还不够发达,很多将军都需要定期更换和调整。有趣的是,一些将军之间还会互相借用假眼,比如石志本将军就曾向元帅借过假眼。这一些细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军医条件的局限性。

  在开国独眼将军中,元帅和周纯全上将是军衔最高的两位。他们的伤情虽然相似,但受伤的经历却各有不同。

  元帅的右眼受伤是在1916年的丰都战役中。当时他率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与袁世凯的军队展开激战。在一次突击战中,带领突击队攻打敌军碉堡。就在即将攻下碉堡时,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右眼。由于当时战事紧急,加上医疗条件简陋,等到送到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。最终不得不进行眼球摘除手术。当时医院建议使用麻药,但担心麻药会影响大脑,坚持不用麻药完成了手术。

  手术后的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。1927年,他参加了南昌起义。在起义前,他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独立第四师的师长。起义时,他毅然放弃了这个职务,带领部队参加起义。此后,他又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。在井冈山期间,他经常佩戴墨镜,这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右眼的伤情影响士气。

  1933年,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。在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期间,他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到医院检查右眼。苏联医生为他特制了一只玻璃假眼,这使他的外貌看起来更自然。从此以后,他一直使用这只假眼,直到1955年授衔时还在使用。

  周纯全上将失去右眼是在长征途中。1935年,红四方面军在转移途中遭遇军队的围追堵截。在一次战斗中,周纯全正在指挥部队掩护主力转移,一枚炮弹在他附近爆炸,炮弹碎片击中了他的右眼。当时战况紧急,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就继续指挥战斗。

  这次伤势并没有立即导致周纯全失明。在随后的几年里,他的右眼虽然视力逐渐减弱,但仍能看见一些光影。直到解放战争时期,由于长期劳累和伤情恶化,他的右眼才完全失明。1955年授衔时,他已经习惯了独眼的生活,甚至能准确判断远处目标的距离。

  周纯全的军事才能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。他曾在晋察冀边区组织游击战,创造了"地道战"的战术。在平型关战役中,他负责侧翼包抄,成功切断了日军的退路。这些战术的运用都表明,失去一只眼睛并不影响他的军事指挥能力。

  这两位最高军衔的独眼将军在建国后都担任了重要职务。元帅主持创办了军事学院,为军队培养了大批人才。周纯全上将则担任了军区副司令员,负责部队建设工作。在1955年授衔时,他们都已经习惯了使用假眼,而且各自都有一套独特的适应方法。比如习惯在看书时将书本偏向左侧,而周纯全则养成了转动头部来扩大视野的习惯。

  在所有独眼将军的受伤经历中,嘉陵江战役中徐斌洲将军、长春战役中贺庆积将军的经历最具代表性,这些战役都发生在关键的历史时期。

  徐斌洲将军在嘉陵江战役中失去左眼的经过极为惨烈。1949年11月,正在进行渡江战役。徐斌洲当时担任某部指挥员,负责组织部队强渡嘉陵江。在一次侦查敌情时,他登上江边的一处高地观察。军队的阵地就在对岸,当时敌军正在架设重机枪进行火力封锁。徐斌洲正在用望远镜观察敌情,一发子弹突然击中了望远镜,镜片碎片刺入了他的左眼。

  当时战事紧急,徐斌洲只是简单包扎了伤口就继续指挥作战。部队成功渡过嘉陵江后,他才被送往后方医院。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,加上延误了治疗时间,最终不得不摘除左眼。这次受伤后,徐斌洲养成了一个习惯:每次观察地形时,都会先用右手遮挡左侧,以避免左侧视野的盲区影响判断。

  贺庆积将军在长春战役中失去左眼的过程更戏剧性。1946年春,东北野战军正在围攻长春。贺庆积带领突击队从地下坑道接近敌军工事。当时敌军在工事前布设了大量地雷,突击队必须小心翼翼地排雷前进。就在即将突破敌军防线时,一发照明弹在空中爆炸,敌军发现了突击队的行踪,立即展开猛烈射击。

  在掩护战士撤退时,贺庆积被一发子弹击中左眼。由于当时正值冬季,伤口很快就被冻住了。战友们用担架将他抬回后方时,零下30度的气温反而成了止血的帮手。到达野战医院后,医生发现子弹已经损坏了眼球,只能进行摘除手术。

  在瓦庙集战斗中,也有多位后来被授予将军军衔的指战员受伤。这场战斗发生在1947年1月,是解放战争中一次重要的防御战。当时,军队集中优势兵力,试图突破的防线。战斗中,采取了"蘑菇阵"战术,即在阵地前沿设置若干互为犄角的火力点。

  这种战术虽然有效地阻止了敌军的进攻,但也导致前沿指挥员伤亡较大。因为他们必在暴露的位置上观察战场,随时调整火力配置。在这场战斗中,多位指挥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面部创伤。虽然他们中只有极少数最后导致失明,但这些伤势都成为他们一生的印记。

  这些特殊战役中的伤亡故事,不仅记录了独眼将军们受伤的具体经过,也展现了当时的作战方式和医疗条件。战场上的每一次受伤,都与具体的战术决策和战场环境紧密关联。比如徐斌洲将军的望远镜被击中,反映了当时侦察手段的局限性;贺庆积将军在地道战中受伤,则体现了善于利用地形优势的特点。

  独眼将军们的医疗救治过程,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医疗条件的变迁。从1916年的手术到1949年后的现代治疗,医疗技术和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。

  早期的手术条件极其简陋。1933年,石志本在川北战役中受伤时,手术是在一间农舍里进行的。当时只有一名军医和两名助手,使用的手术器械都是最基本的。手术台是用门板临时搭建的,照明则是用煤油灯。由于缺乏足够的消毒设备,手术后伤口发生了感染,石志本不得不忍受了长达三个月的疼痛。

  在长征途中,医疗条件更加艰苦。周纯全在1935年受伤后,最初只能用草药敷治。行军途中,医生们采集了当地的金银花和黄连,用开水泡制后敷在伤口上。这种简单的解决方法虽然无法挽救眼球,但确实预防了伤口感染。直到到达陕北后,周纯全才得到了较为正规的治疗。

  抗日战争时期,根据地的医疗条件有了明显改善。1939年,李作鹏因日军毒气弹而导致右眼受伤,在晋察冀军区医院接受了治疗。当时医院已经配备了专门的眼科医生,还有一些基本的检查设备。医生们采用了新的治疗方法,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眼部,并使用了美国援华的磺胺药物。

  到了解放战争后期,野战医院的条件已经相当完善。1946年,贺庆积在长春战役中受伤后,立即被送往配备有完整手术设备的野战医院。医院不仅有专业的手术室,还配备了X光机,能够准确判断弹片的位置。手术中使用了青霉素预防感染,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做法。

  建国后,这些独眼将军们获得了更好的医疗条件。1952年,军方专门从苏联引进了一批假眼制作技术。这些假眼采取了特殊材料制作,不仅外观逼真,而且佩戴舒适。周纯全就是第一批使用新型假眼的将军之一。此外,军医们还根据每位将军的详细情况,设计了专门的康复训练方案。

  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医生们发现,失去一只眼睛后,最大的困难是判断距离。为此,特别设计了一系列训练方法。比如,让将军们练习用单眼瞄准,或在不同距离放置物体进行判断。这些训练持续了很久,直到1955年授衔时,大多数独眼将军都已经能够准确判断距离了。

  1954年底,军方专门成立了一个医疗小组,负责为即将授衔的独眼将军做全面检查和调养。这个小组不仅包括眼科专家,还有神经科医生和心理医生。他们对每位将军的伤情进行详细记录,并制定了个性化的保健方案。尤其是在授衔仪式前,对所有的假眼都进行了更换和调整,确保仪式时将军们的仪容得体。

  1955年授衔前,军委总部专门为独眼将军们做了一系列细致安排。这些安排最重要的包含仪式场地的特殊布置、队形站位的调整以及仪式流程的微调等方面。

  在仪式场地的选择上,考虑到独眼将军的视觉特点,特意将授衔台的高度降低了15厘米。同时,在台阶上增加了防滑条,并在每级台阶边缘涂上白色标识线。授衔台的照明也经过特别设计,避免强光直射将军们的面部,减少光线对独眼的刺激。

  队形站位也做了专门安排。独眼将军们大多被安排在第二排靠中间的位置,这样做才能够避免阳光直射,也便于他们观察周围情况。在他们的左右各安排一名随行人员,负责在必要时提供协助。特别是对于左眼失明的将军,安排在右侧有扶手的位置;右眼失明的将军则安排在左侧有扶手的位置。

  在1955年9月23日正式授衔前两周,军委总部专门组织了一次彩排。彩排中发现,部分独眼将军在上台领章时,因为台阶高度不一,有可能会出现重心不稳的情况。为此,总部立即调整了领章程序,改为由授衔官员走下台来为他们佩戴勋章。

  授衔仪式当天的着装也经过精心准备。军装的肩章位置特别加固,避免因转身时的用力而歪斜。帽檐的角度也经过调整,既要遮挡强光,又不能影响独眼将军的视线。所有参与仪式的独眼将军都配备了新的假眼,这些假眼是由苏联专家特制的,不仅外观自然,而且佩戴舒适。

  仪式进行时,总部还特别安排了专门的摄影方案。摄影师们都接受了特别指导,拍摄时要避开将军们的伤眼一侧。同时,在拍摄集体照时,将光线角度调整到最适合的位置,确保每位将军都能展现最好的精神面貌。

  授衔仪式后的招待会上,座位安排也十分用心。每位独眼将军的座位都经过特别调整,确保他们可以方便地观察全场。餐具的摆放也考虑到了他们的视觉特点,将主要用具放在便于取用的位置。服务人员还受过专门培训,知道从哪个方向为这些将军们服务最为妥当。

  在授衔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上,会场做了特殊布置。报告厅的座位间距加大,方便独眼将军们转身观看投影。投影幕布的位置也经过调整,防止视觉死角。会议资料使用了特制的大号字体,并在重要位置加注醒目标记。

  这些细节性的安排,体现了军委总部对独眼将军们的特殊关照。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,力求既保证仪式的庄重,又照顾到将军们的实际的需求。从军装的剪裁到假眼的配戴,从站位的安排到摄影的角度,都显示出周密的组织和细致的考虑。

网站地图html网站地图xml Copyright © 2010-2019 www.slide-hardware.com 档案室除湿加湿净化消毒一体机 欧宝体育备用网址_ob体育app网址 版权所有    地址:浙江杭州留和路一号     浙ICP备19003222号-2